建材之家讯:自从著名的房地产大佬王石被传婚变以后,商学院成了上到政府层面、企业家,下到普通百姓都关注的一个名词,甚至有人将其上升为“商学院现象”。
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各大院校都在争先恐后的开展EMBA项目;另一方面,EMBA市场乱象纷生。无论是近60万元的天价学费,还是与政治家、明星企业家做同学的营销噱头,都在揭示这么一个混乱的事实:作为正规学位教育的一种,EMBA教育依然在国内蒙上了过度商品化的色彩。
面对EMBA市场这块“肥肉”的诱惑,国内高等院校争先恐后,力图要争得一杯羹,一种普遍的担忧是,随着EMBA的门槛一次次被降低到了只剩标价牌的时候,EMBA的整体印象就被毁了。
“冯老板”的游学人生
“累啊。光是2012年以来,我就参加了几个商学院分别在‘圣人故乡’山东曲阜、‘人间天堂’浙江杭州、‘熊猫故里’四川成都、‘北国边城’黑龙江漠河、‘天涯海角’海南三亚、‘中岳嵩山’河南登封等地进行的培训学习。”龙年阳历12月下旬的一天中午,坐在记者面前的“冯老板”,语调轻柔平稳,言及动情处,手会不经意挥起来,握紧拳头,而后迅速舒展开来。
称冯雅娟为“老板”,感觉是有点不太合适,她虽是一个身价过10亿元的企业家,但其实是个美丽而优雅的女子,称她为“老板娘”更合适一些。
她创办的“顾家”装饰公司,首次将海派风格引进中原,并成为中原装饰行业公认的领军企业。在很多居家装修者看来,“顾家”两个字象征着品牌、品位和实力。
然而,这个年仅四十、举止优雅的女子最让人咂舌的行为是,她先后参加了国内首批获得EMBA办学资质的中国科技大学EMBA、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长江商学院EMBA、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等4所高校的EMBA。
在过去几年里,冯雅娟每年都会去一次西藏,那是她接受心灵洗礼的地方。佛堂里的经文,高原上的蓝天,会让很多想不通的事情豁然开朗。
“只要我还活着,每年都会继续我的西藏之行。”说起这句话时,冯雅娟的语气中透出十足的底气。
1995年11月创业至今,冯雅娟创办并担任董事长职务的企业超过了10个,涉足广告、建筑装饰、房地产、电子、国际贸易等行业,在同乡眼中,她是一个楷模和榜样。
“参加几个商学院EMBA学习,改变了我的一生。”冯雅娟向记者坦承。
1999年,冯雅娟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读研究生,那些耳熟能详的经济学家、专家经常在课后和学生们一起到食堂去吃饭,饭后一起聊天,给学生们讲经济故事。
“他们很朴素,你会觉得你自己真的很渺小,所以,以前的年少轻狂就一下子跑得无影无踪了。”冯雅娟回忆道,那两年的经历,让她年轻的浮躁减退不少,她慢慢养成了务实的创业风格。
研究生毕业后,冯雅娟回到河南一边创业,一边又参加了其他商学院的EMBA,继续学习。
在学习期间,同学们会分别从不同的地方相聚在一起,一边游历祖国的秀丽山川,说各自的工作经历,谈美好的未来发展,听激情的专家讲授,不知不觉中,就结下了难以忘怀的缘分,留下许多无比快乐的回忆。
在培训期间,冯雅娟和同学们一起聆听名师们的传道、授业、解惑;品味人生之真谛、万物运行之玄妙、事物发展之必然;学修圣贤们的道德、事功。
“我们每个班级的学员,有着不同的年龄,工作在不同的地方,做着不同的产业,这就极大地拓展了我的创业思路,而同时,给我的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客户和业务。”冯雅娟认为。
多年来,冯雅娟通过到同学企业互访,不仅分享、学习了同学企业的优秀管理经验,而且,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甚至有了业务上的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提升了自己的管理水平,提高了企业的经营业绩。
进入“圈子”做生意?
冯雅娟孜孜以求的,其实是一个具有特殊关系与利益的“圈子”。
“圈子”是一个备受诟病的EMBA关键词,北大光华的态度是:无可厚非,但不可为了“圈子”而“圈子”。
“圈子在全世界的EMBA学员中都存在,只不过西方人称之为‘社会网络’,我们称之为‘关系’。圈子是获得‘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圈子是EMBA学员求学的诉求之一,这本身无可厚非。”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一位张姓副院长说。
其实,长江商学院最早的一次扬名是在2008年,当时原蒙牛董事长牛根生在企业经营中遇到了困难,正在长江商学院读EMBA的他给同学们写信求救,立刻得到了同学们的支持和援助。柳传志连夜召开联想控股董事会,将2亿元打到了牛根生基金会的账户上;俞敏洪二话没说,火速送来5000万元;江南春也毫不犹豫拿出5000万元救急。此外,田溯宁、马云、郭广昌、虞峰、王玉锁等也纷纷伸手援助牛根生。
“众多商学院的成立,为一些中小企业主进入高端圈子,扩大人脉提供了一个重要阵地,他们有困难互帮,有信息互享。”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宋向清介绍,在这方面,事例很多。
“商学院诞生伊始,是成功企业家充电、交流的平台,为企业转型起到了重要作用。学员层次高,实力强,师资力量亦相对匹配。”中国城市经营专家团秘书长郭力正在一所大学的商学院担任客座教授,对商学院有深入研究,“一些人以能进商学院读书为荣,仿佛没有这个学历就是一种耻辱。”
在郑州市中良公司董事长张弘宇看来,参加一个大学举办的商学院收获甚大:短短半年,他就结识了不少省企业家,特别是和自己有关的上下游的企业家。
“学习是次要的,关键的是认识了他们。过去,我们生产的农机配件都是卖到省外,因为物流成本比较高,利润减少了不少。最近几年来,我们想把产品销售给省内的企业,但一直没有机会。参加商学院后,我们的产品打进了长葛奔马集团,每年光是节省的费用就在500多万元。”张弘宇说,和他一样,不少人参加商学院受益匪浅。
出身于河南农村的蔡为民(博客,微博),先后在两所大学里读过EMBA,他就认为,与其挑EMBA院校的名气,还不如挑同读EMBA的同学背景。
蔡为民农专毕业,现经营一家生产化肥和农药的公司。他希望通过攻读EMBA可以让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3年前,他在华南某理工大学念完为期两年的EMBA在职硕士课程,只获得结业证。他对学历是否被国家认可不太在乎,但他感到有点遗憾的是,在华工EMBA班里,就读学员多是企业员工,感觉和他们交流对自己生意帮助不大,而且课堂教学偏于理论。
之后,蔡为民到江西理工大学再次攻读EMBA在职硕士课程。
虽然该校属普通高校,学制不足一年,但他感觉这次获益更多。因为他当时打算在江西经营生意,“同学不是在当地做生意的,就是在政府里有一定官职的。通过和他们交流,我多了很多投资的想法。”蔡为民说,学成之后,他迅速做了一些房地产投资,个人总资产从1000多万元猛增至5000万元。
“商学院如今已经成为中小私企主以及国企中低层干部的乐园。”郭力也做了一个统计:在各种商学院的EMBA中,中小企业主是主力军,他们的目的是结交人脉,拓展业务,他们对上课兴趣不大,热衷组织课余活动,邀请同学参观自己的企业,进行业务推广。
北大光华认为,“圈子”如果是以行业校友间互通有无的目的建立的,是值得提倡的,关键是如何引导。
“光华管理学院有着4200余人的毕业生资源。我们一直明确反对学员靠吃饭、喝酒、娱乐等低俗化的手段拉关系。但我们通过建立各种行业协会,如ICT(信息、通信、技术)协会、汽车协会、健康协会、金融协会等引导学员们健康地交往,增强联络,向其他同窗学到更多的行业内的知识。”
乱象纷生
凡事有正就有负,有对就有错。
来自豫南某县的王晓伟,是一个在商场上打拼10多年的中小企业主,主要做白酒生意,2010年他参加了一个培训学校的商学院。2011年,他却被EMBA班的同窗以合作开公司、共同投资项目之名套走600万元,至今未能追回。
从1995年第一个EMBA教育项目以中外合作办学的方式进入中国内地,中国已有64家教育机构开设了EMBA班,许多优秀的企业家、商人和政府官员通过EMBA重新回到了大学的校园,从不同行业、不同经历的同学身上,获取资讯,也收获了宝贵的人际网络。
然而与此同时,EMBA课程也开始变味,乱象层出,隐患暗藏。
面对EMBA市场这块“肥肉”的诱惑,现在商学院已有泛滥之势。
去年年初,国务院学位办发布了新增第二批32所具有EMBA教育资质的院校名单,此外,还对第一批EMBA院校的招生名额做了大幅调整,国内EMBA教育资源整体扩容4倍。
一方面,院校在争先恐后的开展EMBA项目,另一方面,EMBA市场价格乱象频现,天价学费,或者与政治家、明星企业家做同学的营销噱头,都显现出EMBA教育过度商品化的色彩。就像驾乘奔驰、宝马,身着BALLY、Amani一样,如今读EMBA也成为一种标志身份的“奢侈品”。
而这, 也恰恰折射出了商学院教育当下的尴尬:作为开办EMBA教育的学院,身兼教育产业化与市场化先行者重任,究竟该是什么?
事实上,中国自2002年正式引入EMBA教育,也正是为了在中国经济日益蓬勃发展的情况下,为企业管理者们提供一个能够提升管理水平获得管理专业知识的必要。
EMBA已经是这些人(学员)的充电的最后选择,如果再让这个课堂变质,那我们的企业管理层还能到哪里汲取养分?” EMBA的根本在于传道授业,是一个‘授人以渔’的课堂而不是‘售鱼’的市场。
EMBA必须提供一种其他途径提供不了的东西,这才是EMBA的核心竞争力。
建材之家是聚集全国各大家居建材市场供应商于一体的建材O2O模式家装电商互联导购平台,专注于建材+互联网+AR全景的新零售应用场景建设,为消费者提供线下家装中各种家居,建材,装修,装饰材料的线上大家居导购服务,欢迎登陆http://wap.jc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