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之家讯:如何管理知识型员工?这是全球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各路企业都在为招贤纳士激烈拼杀,常常会聘来上千名管理人员。然而好景不长,一旦这些员工的贡献与他们的高收入不匹配,管理层就会为削减成本大幅裁员,经济形势不佳时更是如此。不久之后,又将故态复萌,开始新一轮人才争夺战。
这种恶性循环会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害。且不论为此付出的人力和社会成本,在人才早已被公认为经济增长引擎的当代,这种资源管理方式本身就极其低效。尤其让人不解的是,一些备受推崇的美国标杆公司同样未能幸免。
为什么这些公司用不好人才这种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资产?根本原因是,相比体力劳动,我们对知识型工作仍然知之甚少,对二者的异同也有很大误解。具体来说,大部分公司在知识型员工管理中有两类常见错误。其一,参照体力劳动,为每一位知识型员工设置日复一日的工作结构。这类错误部分导致了第二类错误,即认为知识和经验只是知识型员工的个人财富,不像体力劳动技能可以归纳总结、传授给他人。
这两种看法有其合理因素,但它们会给企业带来巨大危害。本文将介绍宝洁公司试行的一种知识型员工管理方法。这种新方法目前已初见成效,如果它能得到推广,我们或许将彻底告别人才管理怪圈。
“决策工厂”的兴起知识型员工怎么管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职责究竟是什么?他们显然既不生产产品,也不提供任何具体服务。但他们的确制造出某些东西——“决策”,那些关于商品品种、价格、销售地域、目标消费者的决策,以及关于广告策略、物流、人员编制的决策。
由于白领的工资水平远高于蓝领,决策工厂或已成为美国公司最大的一项成本,即使是宝洁这样的大型制造企业也如此。20世纪下半叶,为兼顾效率和增长,企业不断加大对研发、品牌推广、信息技术和自动化的投入,这使雇用一支知识工人大军成为必然。
在德鲁克创造出“知识型员工”(KnowLEDge Worker)这个概念后的半个世纪中,这类雇员已成为生产活动中的支配性阶层。而且随着中国等国不断输出廉价劳动力,发达经济体对知识型员工的依赖有增无减。因此知识型员工的生产效率问题,或许是当代管理学的头号难题。
自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之后,体力劳动者明白,为实现效率最大化,管理者正仔细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然而这套做法对知识型员工却行不通:他们的工作只在大脑中进行。企业管理者感到他们并不需要这么多知识工人,却找不出冗员的原因。当企业面临销售业绩下滑等短期困难时,管理者常常盲目裁掉一部分知识型员工,认为这能在不损害企业经营的前提下改善冗员状况。
管理成本高昂的决策工厂还有更好的方法。这种新方法有两个核心特征:其一,采纳了成功专业服务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其二,引入了全球最优秀制造企业的知识进步理念。
重新定义工作契约知识型员工怎么管改善知识型员工管理的关键是:重塑决策工厂的任务结构,以项目而非职位作为管理的基本单元。在这种模式中,员工不会拴在固定职位上,而是根据自身能力特长参与不同项目。通过灵活利用现有员工的能力,企业可以实现精简,大大减少“产能闲置”和因人设事的情况。1998年,宝洁公司进行了重大运营改制,核心是将四大区域利润中心重组为包括婴幼护理、衣物护理、美容护理在内的七大全球业务单元。
这次改制的一大创新就是成立了全球业务服务部(GBS),负责信息技术和员工服务的共享。企业内的服务共享已很普遍,因此这个部门的成立本身并不值得大书特书,但宝洁GBS的运作方式值得特别关注。
在现任GBS总裁费礼博(Filippo Passerini)的领导下,宝洁于2003年启动了公司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外包计划,将约3300个岗位外包给IBM、惠普和仲量联行。费礼博将承担重复性、非项目导向职责的员工派往其他公司,为GBS的结构创新留出空间。他决定将留在GBS的这部分业务的项目导向特质发扬光大,创造出一个由他命名为“流向任务”(Flow-To-The-Work)的部门。有些员工当然还有固定职责,但一大部分员工则灵活地流向时间紧、回报高的项目。这些知识型员工很清楚,自己不会长期在同一区域的同一业务单元工作,而会在不同项目团队中完成不同的任务。
合并吉列公司就是这样一项任务。此次合并中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整合涵盖财务、销售、后勤、生产和营销信息的后台系统。但GBS灵活的任务结构使费礼博得以把大量资源调配给整合任务,结果合并工作仅用15个月便告完成,不到这种规模的并购整合通常所需时间的一半。以整合后的协同效应(每天节省开支400万美元)计算,这共为公司节省近20亿美元。
宝洁正在全公司推广项目导向的管理方式。2012年,宝洁宣布了一项白领削减计划,旨在降低成本、更有效地管理知识型员工。每个部门都须确定知识型员工中固定职责和“流向任务”二者的比例。各部门可以因地制宜确定后者的比例,但这个比例至少要大于零。
创建知识法则知识型员工怎么管项目导向的任务结构有助于提升知识型员工的生产效率、清除企业内部经验总结和知识分享的障碍。但为实现知识进步,管理者还必须主动有所作为。
宝洁的主要高管在这方面做出了表率,他们亲自负责知识系统化工作。自1837年创建以来,宝洁一直以善于塑造品牌著称,但宝洁的品牌塑造一直依赖资深高管的个人经验,知识分享一般以类似秘传的方式进行。
但宝洁下决心改变这种知识传递方式。1999年,时任衣物护理部总经理的戴碧涵(Deborah Henretta)推行了一项知识分享计划,旨在将公司的品牌构建经验整理成文,并最终确立为规范。由此产生的品牌管理框架BBF1.0,旨在帮助刚入行的营销人员快速学习品牌构建技巧,降低公司的人才培养成本。BBF随后显示了价值,于是宝洁相继推出了升级版的BBF2.0(2003年)、BBF3.0(2006年)和BBF4.0(2012年)。GBS同样积极地向这个方向推进。在制定年度战略前,宝洁全公司20多个品类的财务团队都必须进行高强度的准备工作。传统上,财务经理根据经验判断团队将需要什么信息,然后从不同渠道获得这些信息,并以适当的方式将其组织起来。GBS的信息系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GBS注意到,在部门、时段和需要的信息类别间存在某种规律,并最终确认,不同部门财务经理所需的准备材料内容非常相似,可由GBS统一提供。实际上,GBS开发的一款软件就可以收集、反馈这些信息。财务经理只需发封邮件,就能收到需要的数据包,这可为他们节省数百小时的时间。
当然,并非所有知识和经验都可以总结为法则,但知识系统化的可操作性比大多数公司预想的高。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营销学教授菲利普·帕克(Philip Parker)的成果就让我们大开眼界:他开发了一项专利程序,能使计算机自动进行网络搜索、引用数据,撰写关于几乎任何题目的研究报告。据帕克说,这套程序写的书已经卖出20多万本。最近他又开始研发“诗歌机”和“小说机”。
宝洁这样规模的企业不可能一夜之间实现项目导向的转型,也无法把所有经营智慧化简为条文。这样做也会过犹不及,干扰企业的正常发展。但将职位100%固定的企业基本已经过时。同样,现代企业中知识进步的速度有限,企业仍需要相当数量有经验的员工。但当新问题出现时,外部聘用似乎是唯一的出路。作为对策,企业应把重要的知识人才资源投入到能够促进知识共享的项目中。惟其如此,企业才能走出知识型员工管理的怪圈,提高“决策工厂”的生产力。
建材之家是聚集全国各大家居建材市场供应商于一体的建材O2O模式家装电商互联导购平台,专注于建材+互联网+AR全景的新零售应用场景建设,为消费者提供线下家装中各种家居,建材,装修,装饰材料的线上大家居导购服务,欢迎登陆http://wap.jc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