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之家讯:一部伟大的电影,基于真实科学会比基于幻想更有趣。物理学家帮助《星际穿越》实现了这一点。
文|CBN
“我需要你告诉我最简单的解释是什么!”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冲着对面的Kip Thorne直截了当地说。这是《星际穿越》(以下简称“《星际》”)在剧本创作时期的一幕。在他们之间,放满了画着一堆方程式符号的纸。
这部在11月12日上映的电影在2012年真正开始运作,那时诺兰拍完了3部《蝙蝠侠》,《盗梦空间》也为他收获了不少奖项和粉丝。他和弟弟乔纳森·诺兰合作写剧本一直颇有默契。但这部电影,他需要更看重另一个人的意见。
这个人就是物理学家Kip Thorne。尽管在《星际》的演职员表上,他的角色被列为“联合制片人”,实际上他参与了整个剧本的创作和改编。
“我花了很多时间和克里斯托弗·诺兰、乔纳森·诺兰讨论剧本,彼此交换意见,然后创造出好的想法,这很有趣。”Kip Thorne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星际》是一部以太空探险为主题的科幻电影,Matthew McConaughey饰演的男主角Cooper为了拯救处于危机中的地球和家人,前往外太空寻找适合人类移居的星球。宇宙飞船如何穿越到太阳系之外?主角们又如何在黑洞周围寻找生机?太空星系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而台词中偶尔出现的物理学名词可能让人一头雾水—这些都是Thorne五十多年来的研究成果。
“科学为这部电影提供了背景,故事围绕科学家展开,天体物理就是电影的演出地。”Thorne说。这也决定了他才是这部电影背后最重要的角色。
25岁拿到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学位,30岁成为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教授之一,今年74岁的Thorne是个喜欢在美国PBS电视网和英国BBC演讲节目上大谈时间旅行的学者。《星际》并不是他第一次接触好莱坞。
1985年,科幻作家Carl Sagan把他的科幻小说《接触》的草稿拿给Thorne看。经过这位天体物理学家建议,小说中供女主角穿越时空的“黑洞”改成了“虫洞”。“虫洞是宇宙中相距遥远的两点间的一条假想捷径,”Thorne在他的著作《黑洞与时间弯曲》中回忆那次合作经历,“但后来改编的电影并没有完整呈现虫洞的外观。”
30年之后,《星际》做到了。虫洞是影片中太空旅行的起点,主角们通过虫洞可以快速到达另一个星系。“在此之前,任何好莱坞影片都未准确呈现过虫洞或黑洞,这是第一部准确描述虫洞和黑洞的好莱坞电影,完全符合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公式。”在《星际》上映前的一部预告片中,Thorne这样描述。这部预告片讲述了摄制组如何基于科学去表现宇宙现象,在YouTube上的点击量将近20万次。
科幻电影一直是好莱坞的宠儿,从剧本创作、选择导演和制片人,到特效制作、市场营销,好莱坞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完整性保证了这种类型影片的稳定和高质量产出,依靠激起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想象来赢得注意力。随着技术进步,很多影片越发重视特效和虚拟场面,甚至逐渐脱离科学依据。“它们和现实是相分离的,存在很多违背科学的地方。”Thorne表示。
因此当2006年制片人Lynda Obst找到他,希望一起创作一个关于太空旅行的故事,他立刻答应了。Lynda Obst也是将《接触》搬上电影银幕的人。当时她请来斯皮尔伯格做导演、乔纳森·诺兰做编剧,计划以Thorne在星际穿越方面的理论研究为基础,拍摄一部太空电影,制作方则是派拉蒙影业。
2009年,斯皮尔伯格离开派拉蒙,随即放弃担任这部影片的导演。2012年,诺兰接手拍摄《星际》,这个擅长复杂叙事的导演,同样愿意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讲述更奇妙的故事。
“我弟弟为写剧本花了很多时间,而我后来改编的时候,最困难的就是既要在科学上说得通,又要让观众觉得生动有趣。”诺兰说。
这位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出身的导演,接手这部他弟弟写了4年的剧本之后,开始大幅修改,几乎是在重写故事。但涉及到天体理论的部分,则会耐心和Thorne进行讨论。
“导演一开始就打算拍部伟大的电影,他相信基于真实科学会比基于幻想更有趣。”Thorne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剧本完成之后,这位从加州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学系退休的教授还要参与影片特效的制作—更准确地从视觉上呈现黑洞和虫洞。在物理学上,虫洞只是个假说,而黑洞则是肉眼所不可见的。
诺兰请了Double Negative的团队来协助Thorne设计虫洞和黑洞的外观,这个团队此前曾负责《盗梦空间》的特效制作,并获得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
“我们那些把虫洞等宇宙现象视觉化的图像,都是根据Thorne的计算描绘而出的,”视觉特效总监Paul Franklin在Discovery探索频道11月6日播出的节目《星际穿越的科学》中讲述了与Thorne合作制作特效的故事,“普遍的认知是虫洞就是个陷下去的洞,但和Kip Thorne第一次聊才知道,这完全是错的。”
有趣的是,Thorne在这个向公众传播的过程中所做的事情,和他在大学里的工作几乎没什么区别。大多数时候他还是在纸上不断演算各种方程式。“我的工作就是算出光线接近黑洞或虫洞的时候,会怎样运动、如何改变形状。”Thorne完成计算后,再交给绘图团队在计算机上完成模型制作。
最终呈现在银幕上的虫洞是一个透明球体,“就像一个吊在半空中的水晶球。”Franklin说。
Double Negative成立于1998年,是欧洲最大的视觉特效工作室,目前拥有超过1000名员工,今年6月和创意服务公司Prime Focus World合并,加强了在特效领域的实力。根据《连线》报道,这家公司为《星际》专门组建了30个人的团队,数千台计算机花费了一整年的工作时间,首席科学家Oliver James也参与了和Thorne的讨论。
让Thorne惊奇的是,团队中很多人都了解物理学。片中有一幕,是宇航员Mann博士私自开着Ranger飞船强行要和母舰Endurance对接,最终导致爆炸,这是一场太空中发生的爆炸,因为没有氧气,所以火焰很快就熄灭了,也没有太多烟雾。“这才完全符合科学,如果是其他电影肯定会弄错。”Thorne表现得颇为兴奋。
对于影片中的科学原理是否能被普通观众理解,Thorne表示,大部分人只要好好欣赏电影就可以了。“这像诺兰的一个秘密,有些零碎线索,你不理解没关系,但如果是懂物理学的人,就可以感受到普通观众注意不到的部分。”事实上,Thorne很乐于向大众传播天体物理学知识,以及他多年来在广义相对论和引力物理学中的发现。
这样的“秘密”,正通过网络和媒体进行传播,以填平中间的信息不对称。
影片上映后不久,一些科学家和科幻爱好者便围绕片中的科学问题展开了激烈辩论。在问答社区知乎和Quora.com上,“《星际穿越》有哪些科学错误”的问题很快被提出,物理学博士在答案里用各种公式来论证影片中太空场景的合理性,特效从业者在分析图像的精准度;《时代》周刊也发表了影评《星际穿越在科学上的对与错》,尽管同时也有大幅封面报道称这部影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刷新好莱坞太空漫游史”。
天文学家Phil Plait在其知名天文博客“糟糕天文学”中质疑了影片中的错误,Thorne看到后,立刻给Plait发了一封邮件,附上他11月8日刚出版的新书《星际穿越的科学》的购买链接。随后,Plait发博文承认了自己此前质疑的错误。
“网上的那些讨论,都是没读过我的书,只看电影,电影里能给出的信息太少了,就会造成误解。”通过参与这部影片的制作,Thorne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并出版了新书《星际穿越的科学》。
科学理论和视觉特效作为电影组成的一部分,最终带来了不小的市场反响。截至11月13日,《星际》取得了全球1.48亿美元的票房,其中超过一半来自北美以外的市场,中国仅上映两天就为之贡献了6000万人民币(约合980万美元)票房。
“美得令人窒息。”曾巧妮是中国传媒大学的一名学生,因为喜欢诺兰而开始关注这部电影,所以上映第一天就去看了《星际》IMAX版本,她被影片中虫洞和宇宙星系的画面所震撼。“我非常喜欢黑洞的设计,很真实又有美感,”曾巧妮说,“有些物理名词听着挺吓人,但不影响剧情理解,反而会吸引我再去看第二遍。”
诺兰的每部电影,曾巧妮都会看两次以上。“烧脑”是诺兰影迷津津乐道的作品元素之一,多线叙事结构和悬疑解谜思路,令很多人会反复考究其作品,也是诺兰电影总有票房保证的原因之一。
《星际》的制作预算为1.65亿美元。“我希望观众可以感受到我们这几年做的研究。”诺兰说。
Thorne则从未停歇,很快他要与多年好友史蒂芬·霍金合作参与另一部影片的制作—是的,就是我们所知道的那位霍金。
看起来,物理学家真的爱上了好莱坞。
建材之家是聚集全国各大家居建材市场供应商于一体的建材O2O模式家装电商互联导购平台,专注于建材+互联网+AR全景的新零售应用场景建设,为消费者提供线下家装中各种家居,建材,装修,装饰材料的线上大家居导购服务,欢迎登陆http://wap.jc68.com/